logo
法律常识

首页 > 普法专栏 > 法律常识 > 拆除违法建筑应遵循的程序

法律常识
拆除违法建筑应遵循的程序


违法建筑不仅违反了我国《城乡规划法》及其他城乡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影响了城乡的具体规划,破坏了城乡的整体风貌。同时,违法搭建的非法建筑因建筑设计、建筑工程等缺乏监督,往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违法建筑的所有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安全隐患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拆除;不在限期内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拆除违法建筑至少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确认违法建筑应拆除。对于那些可通过改正措施消除对城乡规划的影响以及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或拆除违法建筑带来的收益小于拆除的成本和损失,或违法建筑无法拆除的,可不予拆除,而其他违法建筑则应予以拆除,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安全性。


作出强制拆除公告,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确需拆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对此作出公告,并要求违法建筑所有人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所有人对于强制拆除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请求被驳回,则仍要拆除。


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所有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请求被驳回,又不在限期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就可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


应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应对违法建筑的拆除予以公告并通知当事人限期拆除,同时也应告知其相应的救济途径。只有当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届满后房屋所有人既没有自行拆除又没有采取法定救济途径的,行政机关才有权力对该违法建筑予以强制拆除。如房屋被认定为违法建筑后没有经过任何程序而直接被强拆,房屋所有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人民法院认定行政机关的强拆行为违法时,房屋所有人能够依据法院的认定提起相应的法律程序,以追究行政机关的相应责任,从而最终维护合法权益。

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
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行政主体与民事主体签订的旨在实现各自利益的合同,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的一方,还兼有土地管理者的身份,这种双重身份的存在,使该类合同既有行政性,又有契约性,导致理论界和…